霍启刚:香港体育离不开国家支撑,盼经过全运会更好融入大湾区
霍启刚:香港体育离不开国家支撑,盼经过全运会更好融入大湾区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日益接近,我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承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明,香港在体育事业上的前进,除了本身的尽力,更离不开祖国多年来给予的支撑。他也期望经过举行2025年全运会的关键,推进香港体育产业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展之中。<\/p>
霍启刚说,我国香港队近年来成果不断打破,与特区政府在10年前决议投进更多资源支撑体育有关。“国家的支撑也是一大优势。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的沟通越来越严密。内地优异运动员、教练和相关人员乐意来香港服务,大大提升了香港运动员的技能才能和竞赛水平。香港有不少运动员在内地集训,和国家队一流的运动员相互沟通学习,这也是我国香港队成果不断料理打破的原因之一。”霍启刚说。<\/p>
<\/p>
6月28日,澳门街头野外大屏展现“澳门香港 携手前进”的句子,以此迎候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p>
香港与内地的体育沟通,多年来一向以不同的方法演绎。作为“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之一,上一年底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密布打开扮演、媒体见面会等多种活动,将东京奥运会期间香港构成的“奥运热”再次面向高潮。<\/p>
回归以来,我国奥运代表团现已6次访港。霍启刚表明,这显示了国家关于香港的注重。他很感谢运动员们在每届奥运会辛苦奋斗后,于百忙之中抽时间访港。他们每次到来,都能引起追“星”热潮。<\/p>
“尽管上一年由于疫情联系,内地奥运健儿不能近距离和香港市民触摸,但信任他们都能感受到香港市民的热心。他们的来访不光能凝集内地和香港的民意,更激发了不少香港市民的国家认同感及自豪感。”<\/p>
此外,霍启刚表明,香港十分爱惜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竞赛的时机,现在14年过去了,香港仍从“奥运遗产”中获益。他以为在协办马术竞赛的过程中,香港向世界展现了举行世界一流赛事的才能。一起,经过赛事,香港也得到名贵的办赛经历,对举行2009年东亚运动会很有协助,对香港举行大型竞赛也将很有好处。<\/p>
北京奥运会带来的盈利仍在继续,而全运会的到来则有望成为香港体育开展的又一个“引擎”。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一起举行。这将是香港和澳门初次参加承办全国运动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初次作为一个全体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p>
<\/p>
2021年12月4日,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一行进入第二天的活动。我国击剑选手孙一文(前右)与我国香港击剑选手江旻憓(前左)在活动中攀谈。 新华社记者 卢炳辉 摄<\/p>
“我以为香港应该捉住2025年全运会的时机,这几年以体育为主体做更多的沟通,还要鼓舞更多的体育产业融入大湾区,让香港年轻人的追梦以体育为切入点,为大湾区开展做奉献。”<\/p>
霍启刚也期望全运会助力加强整个大湾区的和谐机制,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在此方面他信任香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香港的运动科研十分有优势,期望这次是一个关键去推进运动科研产业化。不光能够同更多组织协作沟通,也可一起服务更多运动员。信任有全运会经历之后,咱们能够进一步服务世界各地的体育精英,让人们讲起香港就会想到运动科研。”<\/p>
来历 新华社 | 作者 韦骅<\/p>
修改 谢永利<\/p>
流程修改 严圣淼<\/p><\/div>